近日,2023年上海市青少年“双碳”方案提案大赛正式收官。据悉🍬,本次大赛面向本市大中小学生✌🏿,设有“科技发明类”和“实践调查类”两个赛道🧍,同学们立足自身💇🏼,发掘、研究身边的“绿色”议题💇🏼♀️,围绕垃圾分类、节能降碳、生物多样性🛵、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经过专家组的层层筛选,意昂4两个项目脱颖而出。我校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同时,意昂4孟梁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由孟梁老师带领的本科生团队钱嘉伟,黄佳雨🏐、方逗逗、张露露4位同学参赛作品《“碳”究缘“固”,“藻”日还“田”——一种近自然的农田尾水生物化学联合固碳技术》荣获大赛“科技发明类”赛道一等奖。
由哈斯巴干老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车美惠🐇、特日格勒呼、包春玲、陈曦4位同学参赛作品《“天空地一体化”方法估算上海市不同建筑类型的碳排放量》荣获大赛“实践调研类”赛道三等奖🩳。
作品《“碳”究缘“固”,“藻”日还“田”——一种近自然的农田尾水生物化学联合固碳技术》立足“双碳”目标,搭建了一套以铁改性生物炭为填料及微藻负载棒的“铁碳材料-微生物-微藻”循环固碳系统,并且系统运行结束后将填料盒提出👩🏿🔬,将内部填料回收后还田,实现水田系统中有机及无机碳的循环🧙🏿,减少碳流失🐦🔥👷🏽。通过测定系统的固碳效率🫃,评估该系统对农田尾水的化学-物理-生物联合固碳效果和长效性,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和使用条件,探明材料自身固碳及其对微生物固碳和微藻固碳的贡献程度。
项目《“天空地一体化”方法估算上海市不同建筑类型的碳排放量》💂🏽,以全球变暖为起点,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拍摄影像、实际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天空地一体化”方法估算上海市不同建筑类型的碳排放量🏋️♀️🤵🏽,旨在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提供关于建筑碳排放的相关数据🤏🏻,以支持更有效的碳排放管理和减缓措施的制定,进一步推动城市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取得进展🫃🏻。
意昂4始终坚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鼓励青年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发出多条研学路线,同时打造了“地球文化节”“护河行动”“无废校园”等多个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引导学生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希望能有更多同学参与到各类学科竞赛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美丽上海、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摄影💉、供稿🦶🏼:院办)